渭南妇幼保健院 渭南妇幼保健院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疫苗选择与接种策略

时间:2024-06-26 08:26    来源:健教科  阅读次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一种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急性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此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婴幼儿和青少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其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呕吐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接种流脑疫苗是预防该疾病的重要手段。


当前市场上,流脑疫苗种类繁多,包括单价、多价、多糖和结合以及联合疫苗等,选择疫苗成为一大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引起流脑的脑膜炎球菌主要有12个血清群,其中A、B、C、W、X和Y群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病例。在选择疫苗时,应关注其免疫效力,具体体现在:接种后是否产生足够抗体、抗体持续时间是否够长以及能否诱导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
\

多糖疫苗对于免疫系统来说是一个弱抗原,其产生的抗体效力较低,不能产生免疫记忆,且免疫持续时间短。因此,对于小年龄段儿童,尤其是两岁以下婴幼儿,多糖疫苗的保护效果不明显。

而结合疫苗则是将小分子多糖结合在大分子蛋白质上,这种结合方式能显著提高免疫刺激效力,产生大量抗体,并且能诱导产生长期的免疫记忆。再次接种时,可以对之前的剂次产生加强作用,使抗体产生速度更快、浓度更高,免疫持续时间更长,对两岁以下婴幼儿尤其具有保护作用。

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2021版》接种指南,流脑疫苗的免疫程序共需接种四剂。其中,A群多糖疫苗在6月龄和9月龄各接种一剂;AC多糖疫苗则在三周岁和六周岁各接种一剂。接种方式为皮下注射,接种剂量为0.5ml。

此外,接种起始年龄是指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年龄,儿童年龄达到相应剂次疫苗的接种年龄时应尽早接种。同时,指南还建议在下述推荐的年龄之前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相应剂次的接种。如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二剂应在小于18月龄时完成;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一剂应在小于4周岁时完成。



在接种过程中,两剂次A群多糖疫苗间隔应不少于三个月,第一剂AC多糖疫苗与第二剂A群多糖疫苗间隔不小于12个月。两剂次AC多糖疫苗间隔不小于三年,三年内避免重复接种。当针对流脑疫情开展应急接种时,应根据引起疫情的菌群和流行病学特征选择相应种类流脑疫苗。



总之,正确选择和使用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关键。在选择疫苗时,应充分考虑其免疫效力,确保为儿童提供有效的保护。

编辑:健教科

返回网站首页

相关热词搜索: